“纠缠之间:面向媒介之后的媒介研究”学术研讨会
暨吉林省传播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征稿启事
人类踏入人类世以来,技术逐渐演变加速至令人迷惑的程度,并使得人类越来越依赖于物,人与物(包括各种自然物、人造物、技术物)的纠缠进一步加深。人类总是在人与物相互依赖的双重束缚中面向生活世界,在与技术演进的递归关系中不断进化,并使人与物的纠缠趋于复杂化。人类与赖以栖居的行星纠缠在一起的特定方式,从某种意义上界定了人的特殊性,也决定了人类的境遇。
媒介作为人类与自然的转导载体,意味着人与媒介的关系都是生存关系,牵涉着人类的命运。媒介之后,人与媒介的涌现及其结构性耦合史无前例地生成了平台世界,人类不得不面对数字强制的生活世界。物、信息、能量,乃至人本身,都以行星的规模在更加复杂的纠缠中加速流动。技术的行星化强化了人类生存的行星性,也将人类引向一种行星思维的未来之思。
就媒介作为生命环境(这是由人与媒介的原初耦合决定的)而言,18世纪是机械的环境,是技术元素的世纪,是无限进步的时代;19世纪是有机体的环境,是技术个体的世纪,是人与技术的异化不断加深的时代;20世纪是复杂系统游戏的环境,是技术组合的世纪,是技术无意识的时代。那我们面对的21世纪呢?
21世纪媒介的特殊状态成为媒介理论产生的特殊机遇。在人与物的纠缠不断趋于复杂化的过程中,人类及其个体应该锚定怎样的位置?当人类乘着那艘向往远方却又恐惧无限的小船行驶在浩瀚无涯的信息大海之中,我们能否打开地球生命的新视野,重新“栖居于大地之上”,并与盖娅这部巨机器共生、共同进化?当人作为技术个体的位置被机器取代,在不断加深的技术焦虑之外,人类如何重新思考与机器、装置的关系?各种超人类与技术奇点的去政治化话语不断涌现,人类怎样在技术之外——超越技术系统——理解技术系统?在人工智能的未来,人类又如何应对与技术物的跨主体性或双主体性?当迎面撞向全面自动化,人类是否真的成为了“过时的人”——因无法物化而在机器面前自感羞愧?面对种种提问,媒介研究何为?
据此,本次学术研讨会(2025)将主题确定为:
纠缠之间:面向媒介之后的媒介研究
本次学术研讨会由吉林省传播学会、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吉林省高校社科期刊研究会共同主办,吉林财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承办。吉林省传播学会围绕“后媒介社会”议题,已连续举办多届学术会议,得到了国内外学术同仁的大力支持,也赢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现诚邀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围绕“纠缠之间:面向媒介之后的媒介研究”这一主题展开交流与对话,在跨学科的视野中激荡思想,共议媒介与人类的生存境遇,探索“纠缠之间”人类生活的多种可能性,并为中国传播学的自主知识体系与理论体系探索做出贡献。
本次学术研讨会另设有研究生(硕博)专场,欢迎相关专业研究生踊跃投稿。
现将有关事宜告知如下:
现将有关事宜告知如下:
学院电话:0431-84539567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大街3699号
学院微信公众平台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大街3699号
吉林财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